(我想我不應該在這裡沉溺太久,巴黎這個地方,要快點突破防線才行。雖然我並不甘願快點結束,你可能不知道巴黎有多難寫,但你也可能猜到巴黎會有多難寫,無論要很認真地描繪那些現實,或是要很頹唐地追隨詩人的夢,都讓人崩潰。)
我很喜歡蒙馬特,真的,並且一定是因為《艾蜜莉的異想世界》,這不懷疑。在這趟旅程中我一直吵著要KEN排進行程的就是要到蒙馬特的阿貝斯地鐵站(Abbesses),要去艾蜜莉走過的地方啊,結果,我們搭的公車在蒙馬特的石板路上曲曲折折上上下下,眼見阿貝斯,錯過阿貝斯,沒法回頭啦,一轉眼就到了聖心堂(La Basilique du Sacré Coeur de Montmartre)。好吧,我也很喜歡聖心堂,因為這裡是艾蜜莉逗弄尼諾讓他跑下幾百階梯的地方,尼諾在落葉飄過的階梯上氣急敗壞地踩階,我則是在人群之中毫無羞恥地完成飛奔四連拍的夢想。
雖然被蒙馬特畫家村裡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的畫家們包圍著,我們穿過方形露天餐廳,走向後方的達利蒙馬特空間,轉角還經過一位正拉著巴哈的街頭大提琴藝人,琴聲尾隨我們尋到達利。我不能昧著良心說這是個你到蒙馬特一定要來造訪的地方,除非你愛他的心意夠強。但是在達利的牆面前留下一張與蒙馬特氣息特別衝突的超現代影像,這意外的顛覆之樂,一定能讓你與其他人拍到的蒙馬特,不一樣。
‧
循著傑克‧黑達(Jacques Réda)所寫的《巴黎市民》來看巴黎市民,或許才是對的也不一定。你仔細觀察,搜尋描寫巴黎的筆下,幾乎都延續著傑克‧黑達的方向。這一點也不過分,如果你是在一個地方住了幾十年的老屁股,同時又是個爵士樂評與專業散步者,恰好又會寫點書,那肯定能吸引人們欣喜追尋。
在拉丁區頂頂有名的雙叟咖啡廳,我們真的很難脫下觀光客的武裝,但是這也沒關係,我們都走累了,的確需要地方坐下,需要來杯咖啡提神,只是地點剛好是在雙叟而已。我坐在一位女士旁邊,女士的旁邊還有另一位女士。讀書、看報、喝茶、小哥再給我一杯水、請端給我甜點盤好嗎、看起來沒有我要的那種甜點、謝謝、埋單、再見、把小費放在桌上是一種美德。這是一位法國女士的午後,不在乎被觀光客打擾的午後。
我留下那時刻,鏡頭是熟悉的,彷彿就在台北電影院裡的某個角落曾經重演。就像傑克‧黑達所說的:『人們看見的巴黎是好像是某個從前的它,這個從前即是剎那間的本身,所以人們再也不曉得自己到底是屬於這個剎那間的未來,還是這個從前的過去。』
你知道我的意思。
◎巴黎第四日相簿>>
◎[travel]巴黎的一次_第三日
◎[travel]巴黎的一次_第二日
◎[travel]巴黎的一次_第一日
◎[travel]巴黎的一次_開始
這種遊記寫法我是賭定學不來的
不過 看你拍的照片經常可以學到一些東西:)
LikeLike
凱洛
你知道嘛?
你寫的這兩段 剛好也是我非常喜愛的巴黎市民的片段
我常不時要把他端出來看好幾次才甘願
非常喜歡你筆下的巴黎 非常到位!
LikeLike
呵呵…原來這叫做聖心堂啊…XD
當初來了兩次,都向同事介紹:這就是有名的白色教堂喔^^!!!
廣場偶爾還會有表演,不知有看到沒??
LikeLike
妳筆下還有鏡頭下的巴黎,都非常的「巴黎」,很少人用這種筆法寫遊記。與其說是遊記,不如說是很有巴黎味道的散文。
I like it.
LikeLike
Dear 凱洛
最近才開始閱讀你的blog
好喜歡你的文筆
非常有”凱洛式”風格
而且感覺上”妳是個好人” (可不是發好人卡 哈!)
當妳的朋友一定超幸福的 (L)
LikeLike
中秋節快樂
願十五晚能看到又大又圓的月亮!
LikeLike
我…不…知…道
LikeLike
實在超愛你和達利合照的那張
絕對是經典啊~~
LikeLike
照片真是超讚啊
LikeLike
去到蒙馬特,有沒有為了Amelie而跑去找雙磨坊咖啡廰呢? 🙂
可能是我對蒙馬特還不熟吧,在聖心堂下方街上遇到太多拉人的小販,感覺有點不好
不過在蒙馬特散步的感覺是還不錯,那天還順勢而下到了紅磨坊外面拍照去…. 🙂
妳照的照片真的很棒。
LikeLik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