延伸上一篇主題,這篇就算是主標旁邊的副標題吧。
這次京都旅行除了D5000,我也帶了兩台底片機(Natura Classic、Olympus μ-II)。數位與底片的功能性畢竟不同,取景的角度、思考的邏輯、拍完的成像,也會產生極大差異,若數位講究的是精確的結果,底片則是未知的收穫。
在路上,拿出底片機,需要多花上一分鐘的時間。我常常突然對KEN喊了一聲:『等我一下!』肯定是到旁邊拍照去了。而且會貪心地拍完底片拍數位,或拍完數位拍底片。總認定一定會出現截然不同的味道呢。
拍攝街道並不僅是到此一遊而已。每個拍攝的角度,彷彿曾經看過類似場景,筆直的大樓、閃爍的路燈、綿延的電線杆,但這些與你真正能描繪出的城市景像又有所不同。回家後看著照片,『我來過這裡嗎?』『我當時正在做什麼呢?』攝影的動機早已逝去,像夢境般的記憶成為養分,催促著快點開始種下下一次旅行的願望。
森山大道在《犬的記憶》一書中提到"街道(まち,Machi)"。
『就像人擁有的記憶,街道與夢想也擁有記憶。人們的記憶,是由各式各樣的東西混合而成,街道也是由各種的物質與時空交錯混合而成。街道將人們擁有的全部的慾望與相對的絕望,全部蠶食繼續生存下去。……世上所有的街道,每去過一次,所有的事情都風化於時間中,確實地將過去人們夢想之記憶,傳給下一代的人。』
旅人們,你正站在夢想的街上。
*
│京都小山登美夫藝廊前
-Natura Classic -Fuji X-tra 400 Film
│新京極通。
-Natura Classic -Fuji X-tra 400 Film
│知多民宿前。
-Natura Classic -Kodak Supra 400 Film
│東本願寺。
-Natura Classic -Kodak Supra 400 Film
│三条通&高倉通路口。
-Natura Classic -Fuji X-tra 400 Film
│京都文化博物館。
-Natura Classic -Fuji X-tra 400 Film
│三条通與敷屋町通 (ART ROCK NO.1 – CD RECORD STORE, KYOTO)
-Natura Classic -Fuji X-tra 400 Film
│富小路通。
-Natura Classic -Fuji X-tra 400 Film
│河原町六角通。
-Natura Classic -Natura 1600 film
│木屋町。
-Natura Classic -Natura 1600 film
│四条通。
-Natura Classic -Natura 1600 film
(以上照片皆由Natura Classic拍攝)
※延伸閱讀
Part1:那一趟旅程,與接下來要開始
Part2:[travel&photo]Kyoto:一路拾起的街景印象
新京極通那張很有味道!
地點是在跟新京極通垂直的巷子,LOFT門口吧!
去年底也有到那邊走走,
幾乎每晚都經過這條巷子!
四條通的這張也蠻優的,
京都的鬧區跟非鬧區,完全不像是同個城市阿!
LikeLike
我也想去日本走走,日本真的好乾淨
LikeLike
京都文化博物館有點總統府的fu
富小路通那張很有趣,送貨大哥感覺快從相片中走出來了(阿凡達附身…XD)
LikeLike
京都~的街景也太美了吧!!
LikeLike
如果能在北海道下著雪,泡著熱湯,真是人生一大享趣
LikeLike
Love it. I have been to Kyoto once – part of 2-week tour. I love 京都, but I don’t remember anything about 京都文化博物館.
LikeLike
看凱洛所拍的照片有種如實的感覺,並沒有刻意的美化,而是生活化地在當地隨意的逛著,很好!
LikeLike
泡熱湯
LikeLike
謝謝!!
我想我的風格就是這種街頭風吧,哈哈!
LikeLik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