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北特色風格店家一日巡禮—-日本雜誌取材記

最近兩三年,認識的日本朋友多了,經常有需要接待日本朋友臺北一日遊的需求,我總是笑說手上有好幾份店家名單,想體驗「老台北」或品味「潮台北」都能應付。
這篇整理文章算是來晚了,今年三月初春某日,花一天時間帶著日本室內設計雜誌《PLUS 1 Living》夏季號的採訪小組在台北取材,一天之內風塵僕僕走了十個台北特色店家。


牽上線的朋友是在香川縣高松市經營古書店BOOK MARUTE的日本朋友小笠原先生,來台之前向我與共同認識的好友請教推薦台北採訪點,我與Phoebe、Ting三人便排出了兩天的推薦店家名單提供對方參考。這些名單應該很多朋友都不陌生,在台北生活的人多半早已耳聞甚至造訪。
PLUS 1 Living》是日本「主婦之友」雜誌社旗下專門介紹居家生活的季刊雜誌,本次來台專訪主題為「台北特色設計店鋪」,我們列出的建議地點擴及旅宿、書店、雜貨、餐飲等,不單鎖定於帶有台灣本土風情的店家,並由我與Ting兩人一人各排一天行程,順便兼任當日地陪,完成一趟「台北最旬城市小旅行」。
報導已刊登在2015年六月出版的《PLUS 1 Living N.91 Summer》夏季號,可在博客來購得。
20588723403_ff244345d2_o
21209854865_fa4576c837_o
日文所謂「最旬」,具有「當令季節、時下流行」之意,下列部分店家是今年或去年才剛開幕沒多久,在室內設計或經營項目上較具特色的名單,當然還有許多好店值得拜訪,不過因為我只排一天行程,其他前後採訪期間,日本記者也去了其他可體驗台灣風情的店家,大家有興趣可看看上圖,例如Ting所排的「北投小旅行」,帶她們去到了拾米屋臺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,還有水牛書店等等。
我想這些店家雖不能代表台北風格生活全貌,但可能也是許多台北人假日空閒選擇拜訪的去處,特別將這篇文章整理出來,若未來有朋友想帶著外國朋友逛逛台北,或許能提供一些幫助。
11051225_690528764391284_227339268_n//embedr.flickr.com/assets/client-code.js
以下是我們當天的一日行程,從中午12點到「Biteology咬學問」開始,一直到晚上12點離開「啜飲室」為止,整整12個小時的超密集台北風格店鋪一日遊
〈敦化南路〉
・12:00 Biteology咬學問
・13:00 禮拜文具房(隔壁可順便去 米販咖啡)
〈四維路〉
・14:00 The Town Crier(附近有 眼鏡咖啡)
〈中正紀念堂站〉
・15:00 香色
〈金山南路>>松江路〉
・17:00 土生土長
・17:30 時常在這裡
〈忠孝東路〉
・18:30 好樣本事
・19:00 村子口
〈步行到大安路〉
・21:00 Boven雜誌圖書館
・22:00 啜飲室

總之一天之內行程真的擠滿滿,因工作關係都採用計程車移動,當然希望下次日本朋友來能悠閒一點,再繼續逛逛深度的台北文化行程。
我知道有些朋友可能會希望我寫成日文版,但日文版很麻煩嘛,我日文也沒好到可以寫中翻日的程度,先引用雜誌上所下的副標,所以如果有需要,不如直接丟本文給對看好了XDD
2015-03-12 15.55.05
1.Biteology咬學問
\ヨーロッパのホテルの様な大人の隠れ家レストラン\
首先到咬學問吃午餐。咬學問原本為設計公司的午餐小鋪,只做三明治午餐盒,後來應廣大的飢渴人民需求,將辦公室附近一樓空間改造成餐廳,使用酒紅地毯、黃銅家飾、大理石與曲木藤椅等,咬學問的空間設計讓人感覺不在台北一角,彷彿走進某家歐洲精緻小飯店的門廊,亦有美食相伴,是十分適合作為接待外地客人或兩人約會的私人招待所。
官網:http://www.biteology.com.tw
粉絲團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Biteology?fref=ts
2.Tools to Liveby / 禮拜文房具(+Cafe de Riz 米販咖啡)
\世界中の文房具好きの聖地ショップ\
台北市內獨一無二的文具用品店「禮拜文房具」,名氣十分響亮,我想應該不用特別介紹,同時大力推薦隔壁的「Cafe de Riz 米販咖啡」,無論咖啡或手工自製甜點均有品質保證。
Tools to Liveby / 禮拜文房具
官網:http://www.toolstoliveby.com.tw/tw/
粉絲團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oolsToLiveby
Cafe de Riz
粉絲團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cafederizcafe?fref=ts
2015-03-12 12.26.49//embedr.flickr.com/assets/client-code.js 2015-03-12 13.20.18//embedr.flickr.com/assets/client-code.js
3.The Town Crier General Store
「Town Crier」一詞意為街頭公告員,起源來自18~19世紀歐洲街頭搖鈴宣告廣佈城鎮新情報的人。台北市四維路上的The Town Crier則是進口雜貨店,中性俐落的工業風設計,門口一具玻璃古董櫥櫃最為吸睛,當然店內來自北歐、紐約、日本各地精選的優質獨立品牌生活雜貨亦不遜色,很容易就讓人手滑敗家。
粉絲團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heTOWNCRIERstore
4.香色
前兩年在台北六張犁站附近開了一家地址不好找的日本古道具店「古道具」的Jin先生,今年力作就是另一家一樣地址更不好找的南法老式古道具餐館「香色」,籌備半年才塑造出心中理想境地,帶著歷史感的舊傢俱堆疊出幽靜氣氛,上桌料理從食材、餐具、擺盤無一不美,讓香色一開幕就成為最難預約的人氣名店。我們在此享用下午茶套餐。
粉絲團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xiangse
2015-03-12 13.58.58//embedr.flickr.com/assets/client-code.js 2015-03-12 15.12.26-1//embedr.flickr.com/assets/client-code.js
5.土生土長
那天會經過土生土長其實是意外,因為計程車從金山南路開往松江路,我便要求司機停在土生土長,讓日本雜誌記者看看這家販售台灣本土部落食材的小鋪子。此店是被譽為台灣在地食材推動者的好朋友顧瑋一手催生之食材店,銷售深度台灣風土滋味的傳統柴米油鹽醬醋茶,雖然該日本雜誌上沒有版位介紹此店,但我還是要特別推薦土生土長的花生油,如果只能帶走一樣伴手禮的話,必買的就是它了。
粉絲團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ontheground.taiwan
6.時常在這裡
約莫兩年前,當古書店BOOK MARUTE的小笠原先生第一次來台時,我就先帶他來參觀算是「同業」的時常在這裡,他也因而認識了老闆毛家駿,這次採訪當然也要將此店排入名單。以「時常在這裡」為設計品牌名稱,「時常買生活道具」是一家日本生活道具屋、「時常吃菓子屋」是烘焙甜點販售,這些事情同時發生在這個老屋空間裡。或許對某些日本人來說,這類生活道具店家在日本也很常見,不過在這裡還是可以買到台灣製日用品。
粉絲團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bwgeneralstore
2015-03-12 17.41.42//embedr.flickr.com/assets/client-code.js 2015-02-13 15.05.02 HDR//embedr.flickr.com/assets/client-code.js
7.好樣本事 VVG Something (+VVG Table & VVG Chiffon)
排入好樣本事當然也是因為「全球二十家最美書店」的名號,對日本記者來說好像不來看看不行,好樣本事對面另有VVG Table(好樣餐桌)與VVG Chiffon (好樣喜歡),能吃能買能逛,若是不曾來過台北、或是只來過一兩次的觀光客,我也挺推薦可帶來東區這條後巷走走,不過畢竟是觀光名勝(笑),日本與香港觀光客非常多。
好樣TEAM粉絲團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vvgteam
部落格:http://vvgvvg.blogspot.tw
8.村子口(老王眷村菜)
當天既然到了好樣本事,晚餐就直接走過市民大道,前往知名的眷村風味小館「村子口」。以前在東區上班時,與同事偶爾就會到村子口吃吃滷味與牛肉麵,村子口發著光的老房門面,在夜裡吸引著路人飢渴的腸胃,人聲鼎沸的氣氛中,挾著老台北的記憶與滋味,不能不吃的炸醬麵、獅子頭、滷味拼盤,這是一種台灣式的小吃儀式,當然要帶日本人來體驗一次。
粉絲團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ages/村子口/377210879053370
2015-03-12 19.11.01//embedr.flickr.com/assets/client-code.js 2015-03-12 20.06.06//embedr.flickr.com/assets/client-code.js
9.Boven雜誌圖書館
今年初新開的Boven,內藏一萬多冊的各類雜誌,以圖書館會員制經營,日本亦十分少見,或者可說還未有類似店家出現。本來一開始Boven並沒有列入當天的行程,本想另外建議他們隔天抽空去,我們吃完村子口晚餐,其實當天的行程就算結束了,不過大家聽到「雜誌圖書館」都充滿興趣,我想想從市民大道與敦化南路口走過去大安路並不遠,看完Boven還可以繼續帶他們到隔壁啜飲室喝一杯,因此才臨時決定吃完晚餐後走到大安路。
粉絲團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boven437
10.啜飲室
陸續去過啜飲室幾次,約莫都在晚上九點十點後才去,每次去都客滿。這家啤酒專賣店從開業以來好像人潮從沒少過,店內常時提供約莫二十款特色精釀啤酒,座位區只有靠牆三張桌子與最後方的大桌,中間長桌沒有椅子,讓飲客輕鬆站立喝酒,啤酒館氣氛多半輕鬆高昂,大家站著喝也不以為意,從門外看就有種好像店內一直在開派對的歡愉感。
臺虎精釀官網:http://www.taihubrewing.com
粉絲團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chuoyinshi
2015-03-12 21.32.01//embedr.flickr.com/assets/client-code.js 2015-03-12 22.33.01-1//embedr.flickr.com/assets/client-code.js
最後就在這裡慶祝一天收工,疲憊精實的一天才下劃下句點!
2015-03-12 22.31.32//embedr.flickr.com/assets/client-code.js
(題外話:老實說,我個人不喝啤酒,所以以前到啜飲室有點苦惱,沒想到八月再訪時,發現他們推出與咖啡名店RUFOUS合作的冰釀咖啡,還開始賣一點下酒菜滷味,讓我十分驚喜,可能他們發現真的有些不喝酒的客人需要軟性飲料吧,但我猜想可能也不是固定販售項目,所以也只能碰運氣了。)
PLUS LISTS\
另外推薦列在日本雜誌上的好友店家:
叁拾選物 by Sense30
好友家的優質生活選物店,當然還是要幫推一下,不僅精選台灣在地品牌的風格用品與服飾,也有不少來自日本的好貨,也有阿里山咖啡、紅茶等簡單輕飲。地點在羅斯福路與辛亥路口的巷子裡,距離捷運台電大樓站出口很近,這兩年來只要有日本朋友想逛特色店家,叄拾選物算是我一定會帶來拜訪的愛店之一。
官網:http://www.30select.com
粉絲團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30select
(附註說明:因為時間緊迫,有些店家是我自己打卡、或是帶他們走過,並沒有真正採訪,但因為在同一條路線上,我就同時列出來,提供另一個選擇與參考)

Posted by

Blogger & Freelance writer│ Chinese, Japanese, English│Love Art, Culture, Travel│ Twitter, Tumblr, Flickr & FB: thecarol│Instagram: thecaroltw フリーランスライター・嵐・旅行と芸術とコーヒー上癮者 ☆ 著作《小島旅行》《味之宿》

Leave a Reply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Log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.com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Twitter picture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Facebook phot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Connecting to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