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日在新竹地方誌《貢丸湯》第一期某頁,讀到一家新竹在地老咖啡廳「福星咖啡」,能被寫入一本地方獨立雜誌首度與世人見面的創刊號,想必牽著悠長新竹血脈,週日午後拜訪完江山藝改所,我便提議要去福星咖啡看看。
繞過城隍廟,走到武昌街,「福星咖啡」松葉色窗框嵌在大樓一隅,乍看容易錯過,或僅僅當成普通家庭咖啡館,但追咖啡者一定知道,這種安身地方數十載的「人情咖啡館」(抱歉借用哈利的書名),喝的必然不只咖啡,更有歲月。
推門進去,一言以蔽之就是家常喫茶店,迷戀設計的人肯定不想踏入,這樣的店,做的基本都是熟客,把自己的舌頭打了結栓在郭姊的賽風壺裡的那一類。
店內只有郭姊一人,門口有一座咖啡豆櫃,飲料單相當簡單,藍山摩卡曼特寧,也有義式與果汁,我點了曼特寧,郭姊開始準備賽風壺器具與咖啡豆,後面木櫃擺的都是瓷器咖啡杯,據說好多咖啡杯都是客人寄放的熟客杯。
我一邊與她小聊幾句,郭姊轉動手中的攪拌棒,接著停止動作讓咖啡悶蒸,靠聞香判斷沖煮段落,我問可以拍照嗎?郭姊爽朗答應,邊順手整理吧台雜物,我突然心裡一動,對她說起童年記憶,我小學時期爸媽在彰化市內開過一小段時間昭和喫茶店般的咖啡店(如果現在還留下來那可真是不得了,不過也沒有如果了),剛剛那一幕很像兒時破碎的記憶片段。
郭姊笑著問妳爸媽現在還喝咖啡嗎?我回還喝啊,我媽喝很兇。內心補一句,我爸在天上喝仙水咖啡吧。
準備將咖啡端上給我前她又多問一句我喝不喝黑咖啡。自然是喝的。
從雜誌上得知郭姊已有二十幾年的賽風經驗,不過當初是為了開店才學咖啡,那個年代,新竹沒幾家能讓人坐下來閒喝當品味的咖啡廳,福星咖啡不是第一家,郭姊說當年新竹第一家咖啡廳早已易主改為其他店面,名字我記不起來,而全新竹留下的老咖啡館也沒幾家了。倒是最近幾年文青咖啡或手沖咖啡當道,新竹市內星火燎原,新店不在少數。
棗紅花朵咖啡杯裡,縈繞著一種非常老派的炭燒咖啡醇香,這組骨瓷咖啡杯多美,乾淨沒有殘色,勢必保養用心。搭配在廟口買到的新竹特產「水潤餅」,淺淺薄甜濾掉咖啡甘苦,水潤餅真的非常好吃,綿軟耐嚼,好愛這種單純餅香,郭姊還說這種小點心是她小時候才吃的。
昨日原本只是隨先生小遊新竹幾處文史工作室空間,卻意外在最後收穫了一套老新竹的往日情調。
(PS:試用新復古濾鏡軟體覺得很威XD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