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面累積了九篇文章,帶大家走過一趟精華町,這篇作為總結,再重新複習一次。因為市鎮幾乎全新開發,精華町內擁有許多巨大學術研究機構建築,包括讓我與叮咚嘖嘖稱奇的「國立國會圖書館關西館」(建築家陶器二三雄設計),旁邊還有讓人一見傾心的「 Suntory world research center」(第4回京都建築賞最優秀賞,竹中工務店設計),以及絕對會讓網美拍照拍不完的絕美日式庭園「京阪奈紀念公園」。
不過如同我破題點到的,這裡除了先端新創,也有懷舊日常。
撇除開發區域以外,土地上仍保留不少鄉間風景原貌,例如車行過路,出現廣大平原,小房子一顆顆像小積木並排在河堤上,路上常常只有一整片田,時不時就會遇到近鐵電車從聚落邊緣駛過(沒想到近鐵奈良線與學研都市線班次還挺頻繁),這是我們最常在路上看到的景色。
後來竟不知不覺開始追逐電車的身影,當地人肯定早就看膩了,一定覺得這些台灣好奇怪,幹嘛電車經過就要大驚小怪一直拍。
有人說京都是由水構成的,即使在京都府最南端,丘陵與盆地構成的精華町也有貫穿平原的木津川與山田川。聽說春天與夏季的山田川畔,有櫻花並行,有薰風陪伴,沿途可以覽盡精華町鄉間之美,讓我與攝影師叮咚及少女都很想看看花開的模樣。
沒有花也無妨,此時正進入日本秋柿結實的終曲,路上常見幾株還有橘色星點的市田柿,可愛地點綴在小房子旁,忍不住下車拍了照片,在採訪過程中遇見的接待者,也從院子裡端出吸滿陽光與風的柿乾,讓大夥路上多了解饞點心。
或是大剌剌安置在田中央的「豐川稻荷大明神小神社」(人家不是叫這個名字XD),是由該區鄰近居民共同出資捐獻所建立的小型地方神社,鳥居也是祈願者捐贈的供奉品,矮矮的紅色鳥居陣列兩邊就直接當成露天菜園,非常隨性自在,雖然觀光客不會來這尋找真心偏僻的田間小神社,卻是我們覺得親切自然的景色,人與神沒有結界,說不定旁邊的高麗菜吃起來都比較甜呢。
走回精華大道上,恰好遇到剛放學的學生,單車大隊直直湧來,少女被青春肉體團團包圍,趕著搶拍這一幕,而且還有男同學偷看的眼神與女同學興奮的笑容。工作中的意外樂趣,以及讓人難忘的旅行記憶,都在這些不經意獲得的偶遇,最後一刻,讓我們感受到了精華町在地的生活時光。
精華町內有循環巴士與奈良巴士可搭乘,建議旅人多加利用,町內循環巴士只要100日圓就可搭乘,但是要注意時刻表,不要像我們沒趕上車就糗了…。
可惜目前尚未於車站設置租賃單車,不過未來將會陸續增加便利外地旅客的交通工具。
橘色的冬柿、紅色的鳥居、剛好在路上遇到放學的學生們、一個不小心沒追上的町內循環巴士、日文很難發音很難記住的祝園站(唸為ほうそのえき Ho-so-no,為了住這個名字我還去查歷史地址拾遺…),友人駕車帶著我們一整天的專人導覽等等,構成我們對精華町的美好回憶。
希望不久的未來,大家也來到精華町,尋找不曾存在於想像中的邊境京都。
精華町役所官方網站:https://www.town.seika.kyoto.jp
中文Wiki: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zh-tw/精華町 (內有交通方式說明)
| 採訪協力:精華町役所 https://www.town.seika.kyoto.jp
| 攝影:DingDong 叮咚
| Model:ZiZi
| 服裝協力:Hey!Q