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travel]2013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– 元氣一杯的男木島。

因為2010年有過美好的回憶,我很喜歡男木島。 我喜歡它高高低低的階梯,喜歡它窄窄細細的路徑,喜歡它曲曲折折的坂道,喜歡它重重疊疊的風景。 男木島上的藝術品,剛好也是我個人較為喜愛的類型,雖然一樣是舊屋空間的演出,這些裝置藝術不約而同地呈現出一種精密、堆疊、繁瑣的共通性,就像男木島的山路,在重重屋瓦的背後就是一條條神隱的通道,看似無章實則有序,並且透露著勃發的生命力。

Read More

[travel]2013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– 迎風而立的女木島。

第二天的行程,女木島與男木島。Again,這又是”一篇寫不完男女島只好又分上下集”的文章。 根據公式書的介紹,女木島是傳統日本演歌”瀬戸の花嫁”的背景舞台,因為冬季有強大的落山風,因此人們自古就在岸邊築起高聳的石牆來擋風。女木島雖然不小,但因為全都是山丘,人口集中在港口邊的女木町,隨著高齡化與人口流失,目前也僅有兩百人左右。

Read More

[travel]2013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– 小豆島下半日,騎單車看藝術。

(※本篇文長圖多,敬請耐心閱讀) 接續前文。爬上公車,根據我計算好的交通時間,無論如何我都要在下午1點半前抵達草壁港。 之所以一定要在規定時間到草壁港,是因為早再出發前兩天,我就開始搜尋小豆島可租借腳踏車的店家,後來找到草壁港的内海フェリーレンタルサイクル(內海 Ferry Rental Cycle)。 這就是陪了我一個午後的小綠。下午騎著它逛完了整個《小豆島・醤の郷+坂手港プロジェクト》。

Read More

[travel]2013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– 小豆島上半日,搭公車遊藝術。

Day2:今日行程,主攻小豆島。 第一次來瀨戶內時沒有多餘時間,只好放棄了小豆島,這回再訪,第一站就是它。 小豆島上的所展示的藝術品,2010年有11件作品,今年更擴大展區,延伸到南邊的三都半島與東邊的坂手港,作品也增加到28件(按照作品編號數的話是28件,不過實際上更多,因為有同一區域同樣編號的作品集)。區域擴大,需要規劃的動線就更長,必須從最西移動到最東,這是今天的挑戰。

Read More

[travel]2013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– 寫在出發之前

在開始刊登2013瀨戶內藝術祭春季展期的遊記前,先說明此活動與我的奇妙緣分。 之前曾經說過,今年度因為個人私事有原訂計畫,本以為並不會再有出國機會,心裡早已忍痛割捨這一屆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(以下簡稱瀨戶祭)。 就在瀨戶祭春季檔期結束之前,四月初我接到一封邀請信,邀請單位是為日本觀光廳負責『日本旅遊活動』網站經營的日本公司,目的是為『最鮮日本』單元進行『瀨戶內・藝術特集』的採訪。

Read More

[travel]2010瀨戶內藝術祭:老人、木工、廚娘與她的女兒,旅行中催人成癮的人情味

[註:本文原收錄於2011年5月號The big issue雜誌,當時未轉貼於部落格,但因為今年2013瀨戶內藝術祭已經正式展開,便將2011年寫過的瀨戶內系列文章重新發表。] 2010瀨戶內國際藝術季,是一場歷時三個半月的”藝術與海的百日冒險巡禮。來自18國藝術家共76件藝術作品與16件藝術計畫,星羅棋布散落在直島、豐島、犬島、大島、 男木島、女木島、小豆島等七座海上島嶼。不過我卻是在結束之後的三個月才造訪, 2011年初,我終於抵達了被稱為日本藝術聖地的瀨戶內海群島。
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