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實說我最近一直過著莫名其妙的生活。做著不是工作所需的事情,為別人的生活與生計焦頭爛額,想要好好沉思未來卻是越來愈盲目,家裡的電腦開機一直有問題總是要開很多次才成功,明日報總是上不來或打不開,小病痛一陣子又好了一陣子又小病痛一陣子,就是這樣,所有的毛病都不是大問題,偏就是無法根治,每一種情況都是。
那天看到中國時報做了日前告別人世的黃國峻之紀念專題,我只注意到一段話,張惠菁引述一段里爾克的詩,可惜我現在忘了,不就是那些生死之說,可能是因為黑色鉛字的印刷與新聞紙的薄命感,讀起來更容易垂淚。我一邊喝綠豆湯,一邊鼻酸眼紅。
我在網頁上看到的黃國峻,與蔡詩萍坐在一起,氣色可好,鼻樑閃亮,噢說的好像我跟他是什麼熟朋友一樣,其實我根本不知道他是誰,在他死後出名之前。我不是台北人,我不看黃春明,就算我什麼也不會,這個世界也不會怎麼樣。只是這照片拍的真好。如果一個人的一生中曾經拍過一張完好照片,說不定那個人死前突然如快速膠捲奔流過腦海的人生回憶,就會浮現自己那張消逝的美麗的臉。
但其實也很難講。我猜有人會開始讀詩集,辛波絲卡的詩,艾蜜莉的詩,聶魯達的詩,泰戈爾的詩,雪萊的詩,普悉金的詩,夏宇的詩,羅智成的詩,北島的詩,最好都看不懂,胡亂解釋,假裝自己有品味很優質,在某一個飯局中,四處對人引述不合時宜的詩與政治。這真的也未嘗不可,事實上我們對世界的容忍度必定遠高過肉體與精神的臨界數值。吵鬧的人愈多,安靜的人也會越多,即使這樣,你會在乎嗎。
我只在乎那段里爾克的詩,因此我的未來也許有一點點微薄的悸動,如果有誰看到,請好心告訴我,即使我的人生跟你沒有關係。
里爾克:「別現在就尋找答案,現在還不能給你答案,
因為你還無法活出它們。重點是,活出每一件事。現在
就去活你的問題。也許你會逐漸不知不覺地,朝遙遠的
某一天,活進了答案之中。」
—
該是這句。
LikeLike
lansroad ,這個人蠻有心的!
LikeLike
謝謝蘭斯洛的用心
不過我自己也忘了
我到底是不是看到這段詩
一切是當時的心境阿
LikeLike